我的账户
星点互联

教育培训在线课程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如尚未注册?

聚餐饮酒过量身亡,谁该为悲剧买单?律师解读

0
回复
42
查看
[复制链接]

44

主题

66

帖子

526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26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春节期间,亲朋好友相聚的机会增多,聚餐饮酒也成为常见的社交活动。然而,饮酒过量引发的悲剧却屡见不鲜。近日,江苏江阴的吴先生在参加家族聚会时饮酒过量,被同饮者送回家后因呕吐窒息不幸身亡。吴先生的妻子将一同饮酒的李某等10余人告上法庭,要求他们承担赔偿责任。然而,法院最终驳回了吴先生妻子的全部诉讼请求。


该案件也引发了网友对聚餐饮酒过程中同饮者法律责任的广泛关注。不少网友提出,如果聚餐饮酒后有人发生意外,一起喝酒的人应尽到什么救助义务?什么情况下需要担责,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担责?就此问题,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郑璐律师。

“在聚餐饮酒过程中,同饮者的法律责任定性标准并不限于是否有劝酒行为,而是要看同饮者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和救助义务。”郑璐介绍,此类案件中定性标准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的侵权责任相关规定。如果同饮者在饮酒过程中未尽到必要的救助义务,例如在饮酒者出现明显不适时未及时采取救助措施(未及时送医、未采取安全措施),可能会被认定为存在过错,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“在本案中,同饮者将吴先生安全送回家且交由其妻子照顾,尽到了合理的救助义务,因此不需要承担责任。”

此外,郑璐表示,如果饮酒者在醉酒后突发疾病,同饮者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及时采取了救助措施。“例如,如果同饮者未及时送医或未通知家属,可能被认定为未尽到救助义务。”

记者搜索发现,类似事件并非个例。2023年7月,乌鲁木齐某公司组织团建聚餐,员工何某某饮酒约500毫升后醉酒昏迷,被同事送回家。其妻子建议送医,随后何某某被送往医院,但因异物窒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,抢救无效死亡。何某某妻子将公司、组织者及五名同事诉至法院,要求赔偿120万余元。法院查明,虽无证据显示同饮者强行劝酒,但在何某某醉酒昏迷时未及时送医,错过最佳抢救时机,存在过失。最终判决何某某自身承担90%责任,公司、组织者及其他被告承担10%的赔偿责任,赔偿9万余元。

郑璐指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实践,同饮者在聚餐饮酒过程中主要负有注意、劝阻、救助、护送等法律义务。“饮酒者自身也有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的责任,如饮酒者应当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控制饮酒量,避免过量饮酒,饮酒者在饮酒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安全,避免因醉酒导致意外。”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我们
在线法律师咨询

客服电话:400-234-9000

客服邮箱:vip@seodax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无锡律师事务所:西城区中环路16号服务研发中心3号楼

律师事务所计 - 引领行业人才培养!

在线律师咨询网站 X3.4© 2001-2025 金牌律师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