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近日,上海市民刘女士频繁接到各行各业的电话推销,其中,一位“冠领律所”的工作人员在被拒绝后,竟在约10分钟内持续拨打了26个电话,直到刘女士将其拉黑……“这完全就是恶意骚扰!”刘女士想不通,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人员,怎会做出这样的事。
▲视频:女子拒绝“冠领律所”推销后,“律师助理”10分钟连续电话轰炸26通
拒绝推销后:遭到同一号码持续轰炸
2月8日21时左右,刘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“冠领律所”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,询问其有无法律问题需要咨询。
“我告诉他我没有法律问题要咨询,并询问他是从哪里获得我的电话的。”刘女士表示,当时之所以这样问,是因为她发现,最近有各行各业的推销人员向其拨打推销电话,“我怀疑自己的信息被人泄露,或者有人拿我的手机号在网上四处留言恶搞,所以接到这种电话,我都会问下他们是从哪个渠道获得我的信息的,便于我进行取证和后续维权。”
刘女士表示,此前她向这些打电话的人员说明情况后,基本对方都会说“不好意思,那我帮您备注下不会再打来了”,有些甚至还会告诉她,有人从百度平台带着她的信息留了言,提醒她注意个人信息安全。然而,这位“冠领律所”的工作人员的回复,却出乎刘女士的意料。
“他也不愿意跟我说是从哪个平台拿到的手机号,反而一直在反问我‘你是不是有法律问题要咨询’,语气、态度也比较恶劣。”刘女士表示。
刘女士的朋友则表示,当时听到对方这样说话,自己实在听不下去了,忍不住接过刘女士的手机:“对方这时还在问‘你要不要法律咨询’,我说我不需要。结果对方居然说‘你再说一遍你要不要’,我说我讲得很清楚了,我不要。他又说你有没有在网上留过信息,我说我们没有,他又说那你要不要服务,我说我都说了我们没有留,那我肯定不要,你听不懂吗?”
刘女士及其朋友均表示,在这样的沟通之下,对方竟然脱口而出:“你家是哪的,你有种今晚出来!”然后就挂断了电话。
本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,让刘女士和她的朋友始料未及的是,对方竟然开始疯狂拨打刘女士的手机号。记者从通话记录看到,从当日21点06分开始到21点17分,同一号码足足打了27通电话,也就是说,除了一开始的推销电话,后续该号码连续“轰炸”了26次。
▲刘女士收到了同一号码打来的共计27通电话
“我们本来想接通电话告诉他,你不要再打了,结果每次我们接通,他都是‘秒挂’,然后继续打。”刘女士方面提供的录像显示,无论他们接通电话多少次,对方都一言不发,只是一味地挂断电话并继续拨打,完全没有沟通的机会。
这样反常的行为,让刘女士不堪其扰,因此在保留证据后,不得不将其拉黑,而就在拉黑的前一刻,该号码还在继续拨打刘女士的电话。
核实其身份:竟是冠领律所律师助理
“这真的是律师事务所的人吗,律所不应该是为老百姓争取权益的吗,感觉不太会做这种事啊?”刘女士和朋友怀疑,自己是不是遇到了冒充律师事务所员工的“骗子”了。
于是,刘女士把那个持续拨打她电话的号码输入微信搜索框,确实出现了一个微信名为“冠领律所-张某”的账号。此外,刘女士在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页面进行搜寻,在“上海冠领”的分类里,真的找到了名为“张某”的律师助理,且官网上的照片与微信账号头像也能对上。
▲官网上确实有名为“张某”的律师助理
记者看到,这位张姓律师助理的介绍页面上,显示其“耐心细致”。那么,会不会是有骗子看了官网信息,冒用“张某”的律所员工身份呢?
为了弄清楚情况,记者以普通咨询者身份拨打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的400热线,核实该号码是否为“张某”的电话,接线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记者,该号码确实为该律所员工的电话。
当事人质疑:推广渠道缺少验证环节
事实上,短短几天,刘女士已经接到了来自私密护理、医疗整形、教育培训、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将近50通电话,因此刘女士才会推测,是有什么人拿着她的信息去律所的相关推广渠道留了言。
刘女士表示,大部分商家都称,是在百度的渠道看到带有刘女士号码的留言。为了停止被骚扰,刘女士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了反馈,“可是百度的热线回复说,事情不在他们管辖的范围之内,让我去联系12321。”
刘女士于是又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平台上传了相应证据,但至今未收到回复。刘女士还表示,她也尝试过拨打报警电话,但对方只是提醒刘女士不要被骗。
非本人在所谓的“网络渠道进行留言”,真的能让律所获取信息吗?
记者以百度平台为例,当记者在百度搜索栏输入“冠领律所”进行搜索,排名前几的网页并非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官网首页,而是自带对话框的宣传页面。记者点开排名第一的网页,点击“咨询”,就出现了一个名为“冠领律师事务所-在线咨询”的对话框。
记者输入自己不常用的手机号后,对话框的那头只是简单询问“哪方面的法律问题”、“有没有对方身份信息”,就表示会有人员联系记者。果不其然,次日记者就收到了相关电话,称后台看到记者需要法律咨询。
全程,记者并未看到任何环节,验证留言者是否是号主本人或者获取号主同意。
▲发送手机号时并没有验证是否是号主本人的步骤
“我觉得这种系统非常不科学,如果任何一个人他想要恶搞别人,都可以把别人的联系方式发到这种平台上面去,别人就会收到非常多骚扰电话。”刘女士表示,“为什么不能在客户留电话时,增加发一个验证信息的环节,证明是号主本人的行为。”
此外刘女士还表示,既然商家、律所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网络推广,那么就应该有心理准备,很可能被拨打电话的人并没有自己留言,是被他人恶搞的。“事实上其他打我电话的机构,听到不是我本人留的言,也都很理解这种情况,但这个冠领律所的人员却不是这样的。”对于“冠领律所”人员的行为,刘女士表示难以理解。
冠领律所称:一直打电话是为了道歉
那么,“冠领律所”这位张姓律师助理为何会持续拨打电话呢?
2月12日,记者拨打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官网“关于我们”页面公示的办公电话询问情况,对方表示上海分所的情况他们不了解,并提供了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的一个固定电话。
记者紧接着拨打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固定电话,询问为何会出现律师助理连续给刘女士打电话的情况,并询问冠领律所是在哪里获知的刘女士电话,接线人员表示,已记录问题将反馈上级领导。
对于记者提出的采访问题,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一直没有给到正面回应。2月13日下午,记者只好来到北京冠领(上海)律师事务所办公地,但得知记者已经在律所楼下,接线人员一开始表示会有人来对接,让记者等待。但记者等待几分钟后,又接到律所电话,表示律所拒绝接受采访,有问题可以问当事人。
而记者从刘女士处了解到,就在记者致电律所后当晚,刘女士就接到自称是“冠领律所”的人员打来的电话。
据刘女士提供的录像显示,电话那头表示:“我们今天收到消息后,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工作人员,确实给您打过电话。然后我也看了那个通话记录,确实是给您打了很多的电话。我也核实了一下具体的原因,是因为当时跟您沟通的时候可能不太愉快,他领导跟他说让他跟您这边道歉,所以后面的话,他一直想打通您的电话给您这边致歉,造成了对您这边有打扰和骚扰的情况。”
刘女士当场反驳:“不是这样的,他给我打过来(之后),我还想跟他说话,让他别打过来了。但我一接他就马上挂掉……后来我是把他电话屏蔽了,我要是没屏蔽他,他打上百个都是有可能的。”
▲基本每通电话接通后都是“秒挂”
对此,电话那头的律所工作人员回复表示:“给您造成这样的不便我们真的很抱歉,最开始他应该是想要联系您问您有没有法律(咨询)需求,后来反而造成了您的困扰……我们也不会再辩解什么,我们内部肯定会对这个情况进行处理的。这个行为不代表是我们律所认为应该做的事情,也向您致歉。”
刘女士又追问会如何对该名员工进行处理,工作人员表示:“这种骚扰的情况内部肯定会讨论进行处理的,但现在是没办法回复您的。”
电话最后,刘女士向冠领律所提出想了解后续的处理情况。截至记者发稿,刘女士表示并未接到后续消息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